交通事故未报警的赔偿问题
杭州萧山律师
2025-04-16
在交通事故发生后,未及时报警可能会对当事人的权利产生一定影响,但并不会彻底阻碍受害人获得赔偿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四第五条规定,交通事故发生后,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,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。如果未履行这些义务,可能会被认定为逃逸行为,导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。然而,即便当事人未报警,受害人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证据,如现场照片、证人证言等,主张其民事赔偿请求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某些情况下,未报警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理赔决策。因此,建议交通事故发生后尽快报警,并保留所有相关证据,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四条: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、干涉依法进行的交通事故救援和处理。第四十九条:发生交通事故后,车辆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,保护现场并报警。如果发生人员伤亡或者重物损失的交通事故,驾驶员未经允许离开现场的,应予以刑事处罚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〉若干问题的解释(一)》第十四条: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,即使该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违反行政法规。
上一篇:宜昌赠与合同撰写指南
下一篇:暂无 了